不可忽视旧案侦破聚焦引发的舆论风险
2020-03-12 02:08:36

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南京2月23日发布消息,1992年3月杀害原南京医学院在校女生林某的犯罪嫌疑人麻某某已经被警方抓获,立即引发了舆论的极大关注。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旧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甘肃白银连环杀人案已于2016年告破;潜逃20年的多起杀人案女犯罪嫌疑人劳某某也于2019年11月落网。从舆论反馈看,绝大多数网民对这些迟来的正义拍手称快,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争议之声,不可忽视。旧案告破是司法案件中比较容易被聚焦且有一定敏感性的话题,进行舆情风险评估,研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争议点,为舆情回应和引导工作争取主动是很有必要的。

关注侦破细节 谨防以讹传讹

旧案告破,网民最关注的无疑是侦破细节。然而,工作纪律要求警方无法在侦破阶段提供全部细节,这与网民无限的好奇心之间往往存在“反差”,就给趁机制造谣言和臆测信息的人以可乘之机。而此类虚假信息又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令网民难以辨别。所以,在案件取得进展后,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网络上,特别是社交媒体出现的各种传言,及时进行澄清和辟谣,避免以讹传讹。

针对这起跨越了28年的杀人大案,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警方发现了犯罪嫌疑人麻某某一个亲属的DNA与南医大命案死者阴道拭子DNA比对高度符合,经过进一步排查,最终找到了嫌疑人,这种侦破方法已在白银连环杀人案等案件中多次应用,在公众意料之中。然而,网上疯传的信息称,学医的死者校友有一个群,通过关系搞到DNA样本后不断比对,终于发现嫌疑人舅舅的线索并报警。这一听起来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实是不符合科学的,知名网友@法医秦明就在微博上科普,Y染色体和舅舅没有关系。这样的信息被广泛传播,无疑是抹杀了刑警多年的辛劳,还会造成DNA数据外泄的争议,影响非常负面。事实上,虽说科技进步让凶嫌无所遁形,但同样重要的是一代代警察锲而不舍的执着和付出。因此,这类传递“温情”的谣言也是需要应对的。对此,南京警方通过@平安南京微博迅速作出“不实信息”的回应,南京当地媒体也以采访警方知情者的方式,表明该案是警方全程侦办的,重要线索不会交给外面的人。及时出击、果断发出辟谣信息,对引导舆论而言非常必要。

关注嫌犯经历 制止同情赞美

隐藏多年终被绳之以法的嫌疑人一直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甚至每天与大家擦肩而过,因而,其成长和工作、生活的经历一定是公众很关注的话题。每当有陈年旧案取得进展之时,媒体往往会去采访嫌疑人的家人、同事、邻居等熟人,获得相关信息提供给读者。要关注这类信息的角度和尺度,对冲其中的不和谐声音。

本案告破后,《邻居眼中的南医大案嫌犯麻继刚:“精通养狗,头脑灵光”》等文章很快出现并被广泛转发。在展示嫌疑人的生活状态中,“日子过得可谓是有滋有味”是事实,但是聪明、和善、客气这类褒义词用在嫌犯身上,还是会让人感觉不适,容易让公众产生过度的同情、惋惜之情,甚至把犯罪归为社会问题。类似的一幕在潜逃20年的女嫌疑人劳某某落网后也曾出现,不是孤立的。犯罪嫌疑人固然不需要被穷凶极恶地“脸谱化”,但对这些人间悲剧制造者的主流评价无疑应该是谴责、痛恨。这种倾向也是需要加以引导的。

关注相似案件 正义永无止境

旧案接连被破是鼓舞人心的正面信息,然而不能回避的是,还有很多陈年积案仍未告破,这始终是网民心中的痛点。因而,每当案件告破时,也往往是其他未破案件被再度聚焦、使得案发地警方舆论压力倍增之时。

这几天,与南医大案同发生在南京的1996年南京大学“1・19”碎尸案就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正义不息,奋斗不止,面对这些关注,警方应向公众传递永不放弃的信号,以安抚情绪。

当然,在语言表达和信息传播中还有一些细节可能引发风险,也要引起注意。如未经法院审判的是“犯罪嫌疑人”而非“罪犯”,要注意表达中的用词规范,让依法治国的原则落到实处。此外,犯罪嫌疑人真名是否应该公布,照片是否要打码等也存在争议,要尊重法律原则,听取专家意见。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 单学刚)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