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防疫战将成为下阶段重点,外贸中小企业将面临“至暗时刻”
2020-04-01 13:54:48

重要舆情特征

3月29日至30日期间,媒体报道除聚焦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本身外,话题更为多元。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范围内引发的风险链条,突发应急事件中的医保制度建设、心理救援机制建设等。此外,疫情上半场受内部因素影响,企业的复工复产之路充满艰辛,在各地陆续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之后,企业正在逐步恢复活力。但进入下半场之后,国际疫情的升温使得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更为艰难的危机,一方面外贸中小企业自身需寻求转型机遇,另一方面相应的扶持政策也有助于外贸中小企业再一次渡过“至暗时刻”。

(一)中国经验与国际影响力受瞩目,话语体系构建须加强

新冠疫情将导致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权利转变已经成为了全球多数专家学者的共识。中国在有效控制本国疫情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外支援力度,也赢得了海外媒体的高度肯定和称赞。但在3月30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依然有外媒记者问及某国官员表示的中国在利用抗疫援助对外施加影响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认为,中国现在还是缺少合适的、能够被广泛接受的话语。让国际社会能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去看待中国的援助,而不是相反。

(二)新冠疫情的连锁效应或引发全球粮食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演变为风险链条的传导,全球正开启“危机模式”。近段时间,不少国家启动国家库存计划,增加粮食储备,还有部分国家开始限制粮食出口,“会不会引发全球性粮食危机”成为各国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同济大学特聘教授程国强表示,如果后期全球疫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疫情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有可能是大概率事件。对中国来说,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表示,我国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三)抗疫进入下半场,新冠患者医疗费用与医保压力引关注

目前医保和财政承担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全部费用。有观点担忧,这是否会加大医保压力。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表示,整体看,至今疫情对各地医保基金影响很小,不影响后续的医保控费。但湖北地区,可能后续会出现一定影响。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兼医保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建议,应该统筹谋划,建立我国的应急医疗救助制度。

(四)“县长直播带货”按下复工复产“快捷键”

疫情使大量农副产品滞销,许多农户面临颗粒无收乃至赔本破产的风险。各地村干部们开始了农产品的“自救”之路。这种做法得到大部分网民与媒体的认可与支持。不过也有观点质疑县长直播带货是否有“特殊考虑”。中国社科院农村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表示,领导干部做直播并非自己想当网红,而是要利用好新电商手段,帮助和引导当地农民成为网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如何在“网红”县长崛起的同时,实现直播带货的制度化与常态化,是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五)部分国家对待老年患者的救治措施引发伦理与道德争议

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中,因有限医疗资源的分配,国内外舆论场对老年人生命健康权利的争议声量逐渐上升。微信公号“澎湃美数课”文章称,究竟是“病重者优先”“先来者先治”“公平分配”还是优先保全有“更长的预期寿命”的患者?无论选择哪一个或是在多者中寻找平衡,都无法削弱这一伦理问题的残酷性。但如果有效的全球性合作能发挥作用,我们或许也未必需要踏入这一左右为难的境地。

(六)东京奥运会再召开日期确认,中国体育赛事“撞车”风险引担忧

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组委3月30日联合宣布,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决定延期的东京奥运会将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举行,会议同时决定,奥运会门票可全额退款。自上周决定东京奥运会将延期举办后,国际舆论聚焦于参赛运动员资格、奥运圣火接力、志愿者协调、商业合作影响、日本经济损失等议题。国内舆论在参与上述问题讨论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于奥园会赛事延期带来的2021年中国体育赛事撞车的担忧。

舆情趋势与风险研判

(一)心理防疫战需成为下半场抗疫重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表示,这次危机是复合型的,其影响路径主要来自三个层面:公共卫生层面、社会经济层面、心理预期层面。当前,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抗疫战场应从“肺”向“心”转移。支援武汉医疗队成员、杭州怡宁医院副院长兼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刘志宏表示,亟须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分组分批对重点人群进行长期追踪干预。有媒体预测,清明节前后,可能是心理创伤暴发窗口期,应着重加强心理干预应对。

(二)警惕网络谣言对部分群体的进一步标签化与污名化

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留学生群体走入了舆论的聚焦之下,目前,部分滞留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心切,但在舆论场上“留学生千里投毒”的声音却渐渐在各个社交平台出现,3月30日,有媒体报道称“大批留学生取道东南亚,广西口岸一天入境10万”,经证实,这是谣言。从3月中旬留学生开始辗转回国到现在,部分舆论对归国人员的态度日益严苛,甚至已经转变成歧视与偏见。媒体呼吁,倘若因为个别人的举动而一竿子打翻一条船,未免有失公允。

(三)国际疫情日益严峻,外贸企业仍需更多的改革措施扶持

抖音平台上,“东莞鞋厂人去楼空”“温州外贸厂订单取消”“刚复工就解散”等中小企业外贸企业订单突然取消的短视频不时出现。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称,得之复工却失之订单,这是当前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普遍境遇。不过也有从业者表示,或报团取暖或转向国内市场。第一财经报道称,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企业苦练内功抱团取暖的同时,也需要更多改革的支持。

(四)援外物资,爱心之外更加注重合法合规

“企业捐赠美国物资确被索赔20亿”的消息在网络中传播,随着陆续被媒体证明消息不属实,北新建材损失巨款和捐赠扯不上关系,但随着国际疫情的发展,公益组织与个人向海外捐赠物品的风险意识有待提升。微信公号“经济日报”文章称,但在捐助前,也要注意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制度、法律规则以及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的差异,规避法律风险,避免好心办事、麻烦缠身。

表:微信公众平台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热门文章(数据支持:腾讯指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研究员 曲晓程)

网站公告: